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国氢能发展报告 2025》,这是自2020年以来连续第五年发布的年度行业权威报告。报告聚焦国内外氢能技术和产业发展动态,系统梳理2024年全球氢能产业发展成果,展望2025年中国氢能产业发展大势。报告明确,2025年将成为我国氢能产业跨越经济性拐点、迈向规模化发展的关键节点,为能源结构转型注入强动能。
氢致能源参与的“海洋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验证”项目和兆瓦级电解海水制氢装置被写入《中国氢能发展报告 2025》,这既是对公司技术创新实力的权威认证,更是行业领先地位的有力彰显。
“海洋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验证”项目由国家能源集团氢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和国能氢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是国内首个海洋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实证示范项目。其中,海水直接制氢装备由氢致能源提供。利用海水作为原料进行海水直接制氢,大大简化了前端水处理工艺流程,减小了整体装置的占地面积,缩短了整体设备的维护周期。在海上风电平台工况复杂多变、平台面积受限、单次维护成本高的的应用场景下具有优势。项目中使用的模块化电解槽可增强设备抗波动性能,更好适应新能源的波动工况。
兆瓦级电解海水制氢装备由氢致能源与中海油集团联合打造,采用抗波动柔性电解与控制技术,建立符合海上可再生能源特点的耦合模型,能够适应海上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间歇性强、波动性大的特性,可在频繁启停与大范围功率变化工况稳定运行,将海上风电、光伏所产生的绿电转化为纯度高、稳定性强的氢气产品,实现深远海可再生电力的就地消纳,大幅降低风电传输、消纳成本和制氢成本,形成以绿氢为核心的海上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新模式。
相关技术经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组织专家鉴定,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前,新华社亦发文点赞公司抗腐蚀电解槽技术: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2025年一季度,在“双碳”目标和能源安全新战略引领下,我国能源保供扎实有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记者调研发现,国家能源行业转型升级浪潮下,越来越多民营企业逐“绿”而行,在加速布局能源领域中开辟发展新空间。
……
氢启未来,行稳致远。海洋氢能作为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深度融合的创新方向,正成为破局海上可再生能源消纳难题与行业深度脱碳转型的关键路径。氢致能源有幸投身于这一时代浪潮之中,定当不负使命,携手合作伙伴全力助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氢致能源的抗腐蚀电解槽技术则使海水制氢设备寿命突破3万小时,为全球首个200MW级海上氢能平台落地奠定技术基础……
这些源自民营企业的技术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也推动我国参与国际能源技术规则制定。”
(摘自新华社报道——国家能源局首季中国经济观察丨打破准入壁垒,民营企业加速布局能源领域)
氢致能源自2021年创立以来,始终专注于电解海水制氢装备的研发与产业应用,研发了世界首台十千瓦、百千瓦、兆瓦级电解海水制氢装备,实现从“0”到“1”的重大突破,可广泛应用于海水、盐湖/盐碱水、城市中水、工业废水、油气田采出水等低品质含盐水电解制氢场景,以期实现“用最普通的水,制最经济的氢”的愿景。
公司现已在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建成核心材料和系统装备全资生产制造基地,与中海油、中广核、国家能源集团、深圳能源集团等头部央国企达成深度合作,推动技术在深远海风电制氢、工业废水资源化等场景的规模化示范。
从技术突破延伸至产业赋能,氢致能源正以“深蓝氢源”为支点,撬动氢能产业向“资源更易得、成本更经济、场景更多元”的未来迈进,为国家氢能行业开辟可持续的“蓝色氢源”新范式,助推我国绿氢产业高质量发展。